在养殖羊的时候方法措施总是有很多的,都有哪些方法技术呢,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羊养殖的的技术和措施有哪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规模养羊10大关键措施
一、强化饲养管理
实施合理的饲养管理制度,能让羊群健康生长发育,保证羊有良好的体质,具备理想的抗病能力。如全面的营养,可防止代谢病的发生;细致的管理,可防止普通病的发生;合理的轮牧,可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清洁的饮水,可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及时灌服健胃剂,能促进胃肠道消化机能,保持旺盛的食欲和较高的消化率。天气干燥寒冷时,加强圈舍保暖;天气潮湿闷热时,加强通风管理,都能避免各种疾病的发生。
二、重视环境卫生
传统的养羊业管理粗放简单,环境污秽潮湿,这不但使蚊蝇等昆虫大量繁衍,而且会滋生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还会污染饲料和饮水,从而导致疫病发生和传播。规模养羊要重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经常清扫地面,更换垫草,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卫生,粪便和污物要堆积发酵。夏秋季节,每晚在圈舍及场区内喷洒3%~5%的敌敌畏溶液,可防止蚊虫和羊鼻蝇侵害羊群。
三、严格消毒制度
羊舍地面、墙壁、围栏等都要经常进行消毒,常用的工具如食槽、补料槽、水槽等也需要定期清洗消毒。一般情况下,1周~2周消毒1次,如果出现疫情,每周应消毒2次~3次。消毒剂可使用无腐蚀、无毒性的表面活性剂类,如新洁而灭、洗必泰、度米芬、百毒杀、畜禽安等。空圈消毒可选用杀菌效力更好的消毒剂,如10%的漂白粉、3%的来苏尔、2%~4%的氢氧化钠、4%的甲醛等。有些散养户常让羊饮死水和污水,这是不可取的,养羊饮水要清洁,还须进行消毒处理,可选用容易分解的卤素类,如漂白粉、次氯酸钙等。
四、制定免疫计划
羊常见传染病较多,如炭疽病、口蹄疫、痘病、布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脓包等,危害严重,尤其是梭菌感染引起的疫病,如快疫、黑疫、猝殂、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常常引起急性猝死,发病后几乎没有治疗时间。预防这些疫病都有相应的疫苗,免疫保护期大多在半年至1年,应根据当地的疫情特点,制定出合理的免疫接种计划,按照程序定期进行免疫接种,不要盲目地乱接种,否则会诱发某些疾病。有疫情威胁时,要立即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五、定期用药驱虫
羊群容易发生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体内寄生虫可内服药物驱杀,体外寄生虫可通过药浴驱杀。内服药主要有伊维菌素、硫双二氯酚、吡喹酮、丙硫咪唑等,大群使用前,应先做好小群试验,以防发生药害和中毒;药浴可选用0.1%~0.2%杀虫脒、1%敌百虫、速灭菊酯(每千克水加入80毫克~200毫克)、溴氰菊酯(每千克水加入50毫克~80毫克)、石硫合剂等。一般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1次体内外驱虫,体内驱虫后1天~3天将粪便发酵或消毒,以杀灭寄生虫卵。
六、预防饲料伤害
高粱苗、玉米(2328,-1.00,-0.04%)苗含有氢氰酸,误食后会引起氢氰酸中毒;叶菜类饲料和幼嫩的青饲料中含有较多硝酸盐,在瘤胃硝化菌的作用下,可转化成为亚硝酸盐,若采食过量,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小萱草根、毒芹、闹羊花、木贼草等都是有毒植物,羊采食后会引起中毒;棉田和果园附近的牧草容易被农药污染,羊采食后会引起农药中毒。所有这些,在野外放牧时都需要高度重视。
七、发霉变质的饲料、发芽的土豆、患黑斑病的甘薯都不能给羊群做饲料;棉子饼、菜子饼必须经过脱毒处理后才可以喂羊,且要限制饲喂量;羊圈运动区内不要种植夹竹桃,防止羊群误食中毒;作物秸秆上的地膜要摘除干净,秸秆下部粗硬的部分和根须要尽量切掉不用;秋季不要用柔韧的秧蔓喂羊,阴雨天气尽量将粗料切细。做好这些,能避免饲料因素引起的许多疾病。
八、搞好药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