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羡慕情侣,偶尔庆幸自由文/摘自公众号TalentGuide 记得上一段恋爱,男友是个十分体贴的人,每天嘘寒问暖,总之就是尽可能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无时无刻都想跟我待在一起。 可是人总是贪心的,拥有时想自由,自由后又想拥有。 而那时候,我选择了自由。 其实读书时期的恋爱真的是既单纯又美好,在乎对彼此的感觉远多于外在的物质条件。一起坐在街边吃麻辣烫,觉得坐在他的单车后座无比开心,偶而还一起憧憬我们共筑的美好的未来。 是的,那时觉得只要在一起就好。 可是我们仿佛已经过了可以任性的年纪,可能无法再拥有这样一段纯粹的恋爱。 所以我很羡慕那些从读书时候就开始爱情长跑的人,直到工作,最后步入婚姻的殿堂。一开始是你,最后也是你。 就像办公室里的萌妹子跟她的男朋友,从青春校园到现实社会,从懵懂到考虑金钱问题。 我问她:“不腻吗?” “啊?会腻吗?” 她说,那真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当两个人在一起相处很久后,很多时候都是无声胜有声,不说话也不会尴尬,反倒很自然,沉默不语的时候,自己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他都能懂。 “以前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接连受到打击,我微信跟他说:' 我最大的理想就是不工作!' 他在屏幕那头很快地回复:' 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养你。
' 那一瞬间觉得特别温暖,笑得眼睛只见一条缝。”“大概,这是最舒适的一种关系了。就像他知道我现在做个饭都像打仗,却相信我以后一定是个下得厨房,出得厅堂的贤妻;就像我知道他现在没钱清空我的购物车,却相信以后他能带我周游列国。” 对她而言,爱是久处不厌。但是步入社会之后才开始的感情,似乎需要重新度量。谈恋爱之前,第一反应已经不再是感觉,而是考虑到种种能力和未来。我喜欢你,可是我也喜欢YSL的新品,也要顾及我那辆价值不菲的购物车。 先物质,后爱情。似乎是社会人士的求偶定律。 以前我对这个观念很是嗤之以鼻,慢慢地我发现这是个很难不去考虑的问题……顾虑多了,谈恋爱被我们想得越来越复杂,脱单也就变得越来越难。 与其害怕最后会辜负,倒不如先保持孤独。其实一个人也挺自在的。* 没事的时候看看书,看看电影; * 可以有异性闺蜜; * 晚回去了也不需要跟人交代。 我在知乎上查了“你为什么单身”这个问题,有一个答案我印象很深刻。 究竟是我们需要一个伴侣,还是大家觉得我们需要一个伴侣呢? 相信很多人都给不了答案。最后,单身也好,恋爱也好,但愿我们无论处在哪种状态,都可以在妥协中保持自我。各自精彩。
文章来源:https://www.lizhi.fm/1236492/256777479197518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