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败寇指的是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称为寇贼。虽说只有简单的四个字,但却能把历史说个透。那些被称为“寇贼”的人确值同情,但有时候光有同情却是不够的,比方说被称为“寇贼”的李自成总是“喜欢”杀害自己手下的将领或者说是同道人。
李自成
《明史》中说崇祯帝即位后勤于政务,但这分明不能改变时局。我们看到1628年(自崇祯元年起),中国北方大旱, 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尤其是陕西的天灾难几乎没有中断过。继1628年的大旱之后,1630年陕西又大饥百姓争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剥树皮吃,树皮吃完,只能吃观音土,最后腹胀而死;1633年,“全陕旱蝗李自成是谁,耀州、澄城县一带,百姓死亡过半”。据《汉南续郡志》记载,当时“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这些记载看着都吓人,老百姓吃不着饭就会出问题,于是,就有了高迎祥、李自成等人的民变。民变最初有“三十六营”之说,后又有“十三家七十二营”之说,最终形成了李自成、张献忠两支主力。虽说,最后终结了明王朝的统治,而当时参与民变的头目几乎无一人得到善终,甚至其中有不少都被李自成“内部解决”了。
李自成、张献忠这两个人大家都已非常熟悉,跳过去,不说了。
高迎祥
高迎祥,王自用“三十六营”主要将领之一,第一任闯王,也是李自成传说中的舅舅。1636年在黑水峪遭陕西总督孙传庭伏击,战败被俘送至北京。据说被凌迟处死,生剐1500多刀。
罗汝才,仅次于李自成、张献忠的流民头领,外号曹操。《明史》中说,汝才妻妾数十,被服纨绮,帐下女乐数部,厚自奉养,自成尝嗤鄙之。自成善攻,汝才善战,两人相须若左右手。后李自成渐生不和,被李自成“内部解决”了。
刘国能,绰号闯塌天,曾与李自成、罗汝才等人结为兄弟,后归顺朝明廷。1641年九月被李自成所擒,李自成好言相劝,希望他能再次回到自己的队伍,但他以为自己已经是“王臣”,与李自成是两路人,遂后被杀。
张献忠
马守应,回族,回革五营首领,是明末农民大起义中最早起义而又坚持到底的重要领导之一。1643年,义军内讧,李自成大开杀戒,他忍辱负重,顾全大局,仍据守荆州。1643年春,病故。另据白寿彝主编《回族人物志》当时参加义军的回族还有马守应、马光玉等。
贺一龙,绰号“革里眼”,1643年,李自成为了统一领导权,将杀罗汝才与他一起杀害。
贺锦,号左金王,1643年,奉贺锦之命进取青海的义军将领鲁文彬(原是明朝将领),领兵进抵西宁,被效忠于明王朝的土司杀害。贺锦闻报后李自成是谁,亲率大军从甘州驰赴西宁,于1644年无月中伏身亡。
蔺养成,号争世王,他的死有些争议,但《明史》中说:“蔺养成称乱世王者,皆附自成,时号‘革左五营’”、“自成既杀汝才、一龙,又袭杀养成”。看来也是被“内部解决”了。
李自成等人
惠登相,号过天星,降明,后在与李自成对抗中战死。
李万庆,号射塌天,降明,后不详。
混天王,原名不详,被明所灭。
拓先龄,号一字王,归入张献忠。
……
刘宗敏,据传在九宫山被俘遇害
这就是当时民变“三十六营”或““十三家”的主要头目,只要没被李自成杀了的,都被明军所杀或者下落不明。李自成干吗要杀这么多同道人?这是因为当时各营之间相对独立,时分时合,各营头目之间相互不节制,无领导关系,李自成开杀戒无非是为了所谓的“统一领导”。而他的爱人高桂英在他兵败后,带李过、李通、李来亨及贺珍、郝永忠率部继续征战与清兵抗衡。后清军大集,攻破茅麓山,高桂英与李来亨举家自焚。用一把火为他画了一个凄惨但也圆满的结局。还能说什么呢?成王败寇,但成王成有成王的道理,败寇也不是没有让自己成为败寇的理由。这也是李自成因此无法自成的重要原因。(文/路生)
高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