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声分类 铃声搜索

平凡之路人生最大的不凡就是平凡

阅读: 72 评论: 0 2022-03-09 11:28:22

平凡之路人生最大的不凡就是平凡

《平凡之路》是朴树作曲,朴树、韩寒作词,朴树演唱的歌曲,单曲于2014年7月16日首发 。该歌曲是电影《后会无期》的主题曲 ,收录于朴树2017年4月30日发行的专辑《猎户星座》中。2014年11月22日,该曲获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平凡之路》的创作缘自朴树准备发行专辑的需要,也缘自韩寒的诚意相邀。因朴树一直是韩寒最喜爱的歌手之一,于是他亲自上门拜访朴树 。到朴树家时,朴树刚写完《平凡之路》的最后一个音符,韩寒听完这首尚未完成的Demo后就想把它用在电影《后会无期》里,朴树也被韩寒的诚意所打动,于是欣然同意了,并与韩寒一起合作填词。制作该曲时,朴树在工作室里反复调整并在录音棚中数次修正,最终在最后的交歌时间,交出了这首电影《后会无期》的主题曲。



《平凡之路》延续了朴树一贯的风格,缓慢抒情的节奏融入其清澈的嗓音及低声的吟唱,令歌曲充满淡淡的温暖及忧伤,既能让听者沉下心后,在安稳的旋律感中享受平静与纯真,还能透过歌曲的力量,从中体会到青春的直觉,及在伤感和迷茫中找到未来的方向,与电影《后会无期》的主题“告白与告别,幽默与忧伤”也同样不谋而合 。从歌词来看,韩寒与朴树在创作过程中实质抒发了更多直观的感情,并藉此传递更真实的人生哲理:如“易碎的/骄傲着/那也曾是我的模样”,“我曾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你的明天/她会好吗/还是更烂/对我而言是另一天”等,实质都寄托着一种义无反顾的决绝,却又带着对未知前路的期许,正如《后会无期》中两位主角——马浩汉与江河,一场旅行改变了他们整个生活,但他们前往自己想去的未来,过程或许迷茫,结局依然精彩。


《后会无期》上映。韩寒的处女作获得巨大的争议,以及票房的成功。尤其是后者,《平凡之路》加分多少,很难说。在一个个影厅里,当江河开着车消失在荧幕里,灯光亮起,没有任何一个观众起身。紧接着是全场震撼人心的大合唱。最终,这部电影的总票房定格在6.3亿。


朴树,这个华语乐坛的隐士,以这种空前绝后的方式宣告了自己的回归。随后的恒大音乐节、长城音乐节,状态欠佳的朴树live演唱了这首歌。他自己没完全记住歌词,台下的歌迷已经全程合唱。从平民到公知,媒体到民间都在反复传唱这首歌,细致倒排歌词、rap、鼓点与节奏。


如果说《平凡之路》成就了电影,电影反过来火热了歌曲,这只是常规意义上的相辅相成。事实上,在电影下映很久以后,在最沉淀歌迷的网易云音乐平台,《平凡之路》这首歌又刷新了新的记录:在全部歌曲评论不过100的水准下,这首新歌目前的评论是2.5万条,并且以每天数十条的速度增长。排在前面的评论点赞过5000,有的歌迷将此作为自己定期朝拜的心理麦加。



而这首歌迎来真正属于自己的巅峰在当年的金马奖颁奖典礼上。11月22日《平凡之路》获得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从来没出席过颁奖典礼的朴树一身简装,在台上略微局促,连发言都有些过于直率:我一直认为电影是有金钱的人玩的游戏。但是来到这里,我们应该扣掉所有的偏见。当然,他也感谢韩寒导演,是他让这首歌被听到。好了,现在给所有人提一个问题:这首歌为什么打动你?


我胸大,我先说。从2001年开始,朴树和韩寒是绝大数80后的文艺偶像。从气质上,他们或质朴、或叛逆,或狡黠、或木讷,但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具备自己的感染力。他们是大家熟悉且亲近的人,也是青春的印记。


此后十多年,朴树与韩寒各自遭遇人生大起大落。朴树在《我去2000》中横空出世,在《生如夏花》中如日中天,也在最光芒时候抑郁、退隐歌坛,离群索居,只剩下传说。韩寒在2005年开始,伴随博客盛世,成为公知,在2009年获得个人声望巅峰,然后是2012年初开始,随着《韩三篇》与倒韩大潮,80后文化神像崩塌、重建。终于在2014年,两人遇上,共同创造了这首歌曲。这里的歌词每一句都是他们的心里独白:“我曾经毁了所有一切,只想永远离开”,“我曾经堕入无尽黑暗,想挣扎却无法自拔”,联系他们经历的浮浮沉沉,真是句句戳心。


但《平凡之路》绝不只是名人的自我表白,否则它无法打动那么多人。这首歌真正的感染力不在不平凡,不在“跨过山和大海”的豪情,“穿过人山人海”的洒脱,“拥有这一切”的富贵,而是“失掉所有方向”苦痛,“从来没得到答案”的困顿,最后归结为一句: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是的,我认为,这首歌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平凡。当年读韩寒、听朴树的人,都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当他们开着车,像江河、浩汉一样上路,耳边传来这首歌的时候,他们可能终于意识到,自己正如歌中所唱,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绝望着,渴望着,也哭也笑,平凡着。这才是生活的真相

评论

相关推荐

x 好铃声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