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声分类 铃声搜索

大熊猫真的爱吃竹子吗,大熊猫为啥爱吃竹子-这个千古之谜终于有了解答

阅读: 0 评论: 0 2022-10-30 13:40:50

  大熊猫可爱的外表使他在全世界赢得了许多粉丝。我们都知道熊猫喜欢吃竹子。你知道为什么吗?

  大熊猫以竹子为主食,从食性角度看似乎应该归为“食草动物”。但根据它们消化道的解剖、生理特征和物种进化的观点,它们是不折不扣的食肉动物。

  在科学分类中,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纲和食肉目。看,这么可爱的大熊猫和虎、豹、豺等猛兽属于同一个大家庭。

  大熊猫的祖先是名副其实的食肉动物:有锋利而发达的犬齿,较短的肠道和食肉动物的消化生理特征,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仍然保留着祖先的这些特征。

  只是因为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大熊猫变成了吃草的“食肉动物”。事实上,在食肉动物家族的进化史中,有很多人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饮食习惯。

  为了生存,熊猫的饮食习惯和习性必须适应环境。渐渐地,他们退到了山里的竹林里,适应了低营养、低消化率的竹子。竹子缺乏营养,只能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营养。大熊猫逐渐进化出适应这种饮食的特征。

  在野外,除了睡觉或短途活动,大熊猫每天进食时间长达14个小时。一只大熊猫每天要吃12-38公斤的食物,接近其体重的40%。大熊猫喜欢吃竹子中纤维素最少、最有营养的部分,即嫩茎、嫩芽和竹笋。

  大熊猫的栖息地通常至少有两种竹子。当一种竹子开花枯死时(竹子每30-120年周期性开花枯死),大熊猫可以改以其他竹子为食。

  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是胖乎乎的身体和慢悠悠的走路方式。这是因为它们生活在食物充足、没有天敌的环境中,所以不需要迅速行动。

  然而,正是这种缓慢的运动使它能够保存能量以适应低能量的食物。有时它们会爬树侦察情况,躲避入侵者,或者小睡一会儿。

  大熊猫的食物营养差,不能有太多的能量储存。为了保存能量,必须控制消耗过多能量的活动。所以它喜欢在平缓的地方行走,避免攀爬。通常,它们只在小范围内活动,利用气味、声音等。来传递信息,而不需要彼此直接接触。

  除了竹子,大熊猫还吃一些杂草和其他植物,但吃的量很少。另外,它不是真和尚,有机会就要有个“肉”,恢复它祖先的本性。

  比如它的栖息地有一种害鼠,名叫竹鼠,俗称“竹阀”,吃箭竹的地下根,使箭竹死亡。但它的肉新鲜、美味、营养丰富,正如当地一句谚语所说:“天上有斑鸠,地上有竹子”。

  大熊猫有一个聪明的方法来对付竹鼠。一旦它嗅到或找到踪迹,它会很快找到自己的洞穴。然后会用嘴往洞里吹气,用前爪使劲拍打,逼得竹鼠慌忙逃离。大熊猫趁机跳起来,用前爪按住它,撕掉老鼠的皮,吃它的肉。

  如果竹鼠不挖洞,大熊猫就会挖洞抢劫,直到将其抓获。虽然大熊猫有食肉动物吃肉的潜力,但很少捕食动物或动物尸体。这不是因为它不喜欢吃肉,而是因为它缺少机会。

  因为在大熊猫的分布区,大型食肉动物很少,留给它们吃的尸体也不多。如果它经常捕捉老鼠等小动物,所获得的营养往往不足以补偿它所消耗的能量。

  所以大熊猫只能偶尔吃一点肉,大多数时候都是靠竹子一步步维持生命,成为一种循规蹈矩,一生以竹子为食的动物。

  研究人员发现,大熊猫的消化道短而简单,没有普通食草动物细长的肠道、复杂的胃或发达的盲肠。

  此外,在2009年大熊猫的基因序列发表后,他们还发现大熊猫的消化道缺乏一些帮助食草动物消化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酶,而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纤维植物饮食的主要成分。

  这让研究人员感到非常困惑。没有这些必要条件,大熊猫如何消化竹子?

  研究人员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分析了5000多个核糖体RNA序列,最终在大熊猫体内发现了多种消化道微生物,与一些食草动物体内的微生物非常相似。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动物消化体内的纤维素,其中有7种是熊猫消化道特有的。

评论

相关推荐

x 好铃声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