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4片段,小时代4细思极恐的细节
司马平邦
其实,在《小时代2》上映的时候,我就已经表达过自己对那部电影的欣赏,并后悔自己因为听了太多关于郭敬明和他的电影的负评,而错过了《小时代1》。
当然,这亦不代表我对《小时代》系列要给予多么高大上的正评,就一部中国电影而言,起码郭敬明做到了他这个年龄的导演所能做到的最好,如:电影有大量人去看,引起了社会话题,收到良好的商业效益,捧红了参演的明星,还有,他如此敢于在电影里表达着自己。
虽然他要表达的,可能正是你要垢病的。
而那种淋漓尽致的表达感,其实是许多做导演的人一辈子都追求的,但又有几个真能获得?
其实,到《小时代4》,我能感到,作为一名导演郭敬明那种想表达一些什么的力量已经接近了尽头,较之前3部缺少些新鲜,但我的确也没有从他的电影里看到什么邪恶之类眼不能视耳不能听的东西----相反,我倒觉得这个刚过30岁的年轻导演之心理状态要比绝大多数的中国导演乐观而通透得多,他身上有许多令人嫉妒的才华。
极端富有仪式感的撕逼,仍然是《小时代4》故事浅薄得近似透明的内核,电影从头到尾其实也没讲出一个多么复杂的故事,甚至我怀疑《小时代》的原著相比电影要复杂得多(有看过原著的朋友吗),但拍成电影,郭敬明很知道如何删繁就简地把哪些东西干掉,而把哪些东西放大,比如电影里大量如暴发户炫富一样闪烁光芒的各式名牌奢侈品,虽然有人不服说自己可以把自己的电影搞得更加闪烁光芒,但我还真不信。
其实好莱坞当年那部《穿普拉达的女王》玩的无非也是这一套,又是一个老太太当主角,为什么就能被你们称为经典之作,而这些东西现在如此美妙地穿在郭采洁这样一个的出水芙蓉般的中国女孩身上,你们反而反胃?
对了,还有就是这个郭采洁。
第4部里的郭采洁,经历了一大段其实很落俗套的反转戏,被诊断出乳腺癌,而后骂散了时代姐妹花,因为他不愿让朋友看到自己的落寞和丑陋,之后又一翻,是标的4亿的官司峰回路转,最后是姐妹大团圆(团圆之后的那场大火用意黑暗,但它却并不乞求于观众们完全接受)。
这种故事,不管是流传了1000年,还是流传了100年,或是10年的,其实也都是这样的套路,我想,如果这个故事不是听说由郭敬明拍出来的,也可能你还真会深受感动。
不吝于溢美之辞地说,我以为,郭敬明对当下中国女性美的塑造能力,并不亚于1990年代前后的张艺谋,虽然我们现在若把穿着那种裤裆肥大服装的巩俐和穿着华丽礼服的郭采洁放在一起,你会觉得无比可笑,但我以为,这两个女人,两个不同时期的女人,都能令她们的主流观众发自内心的热爱,甚至是产生发自内心的幻想,这就可以证明这样的电影都是有力量的。
当然,你可能还会垢病在《小时代》系列里也出现了一系列令你感觉不适的男性角色,说实话,这也是我的体会之一,但我不会将这种体会放大,因为我知道必然有另一部分观众对郭敬明塑造的陈学冬等人爱护有加,但无论是陈学冬,还是杨幂,或者是郭碧婷,他们都并不是郭敬明要着力用电影手段塑造的重点,除了郭采洁。
还有一点,也是我对这部电影不得不高看一眼的原因,即它的仪式感到了近似洒狗血的叙事方式,是我们之前极少在好莱坞电影、欧洲电影以及其他诸种类型电影里能看到的,郭敬明用种类似盲目自信的心力,用4部电影的长度,其实是探索出一种更适合于中国人叙事习性的电影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与所有中国导演不同的,是他绝不模仿好莱坞,绝不模仿前人,而只由着自己的性子走。
这有点儿像另一位明星演员王宝强,王宝强从来没有上过表演科班,文化水平也不高,镜头前的表达方式近于简单粗暴,但君不见,他现在已经跻身少有的可以扛起数亿票房的中国电影明星行列了。
郭敬明和王宝强,都是完全中国的,都是大胆的中国式符号。
现在,中国有无数导演还在做着他们的奥斯卡梦,渴望才华能被全世界承认,可能他们真正缺的就是郭敬明的这股单纯的完全中国式的表达;中国有无数演员也做着奥斯卡的梦,渴望有朝一日成为世界电影市场的主宰,可能他们真正缺的就是王宝强这股单纯的完全一根筋的简单。
从第1到第4部,郭敬明电影里的那些中国人的生活,仍然是浮夸的(没准那是他自己的真实生活),仍然是矫情的,但不管怎样,它能让我在看过电影而走出电影院时,忽然萌生出对现实的一份简单真诚的热爱,活在当下,醉与知已,何乐不为?
即使你只是宛如,也会有一群如顾里、林萧、南湘这样的朋友吗?
其实,所谓的郭敬明电影里的暴发户式审美,更多的来自于我们这个时代,而非他自己,我们其实就一直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和这样的逻辑当中,只是他给表达了出来,而我们不敢表达,或无由表达,罢了。